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Connor 交易所app下载 2024-10-18 29 0

头戴小毡帽,身穿黑布衫,舞台上一举一动充满表演的激情和充沛的想象力,观众的目光仿佛黏着在演员的身影上,一刻舍不得离开。

2024南京新剧荟入围剧目《阿Q》为现场的评委和观众们带来了惊喜,获评“新萃奖特别关注”,导演唐剑威感叹,这可能就是《阿Q》和南京的缘分。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阿Q》剧照

肢体剧《阿Q》改编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唐导感叹的缘分起源于鲁迅与南京密切而深刻的关系,这座城市不仅是先生成长和思想启蒙的重要地方,也是他文学生涯的起点。

鲁迅与南京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1898年到1902年,鲁迅曾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在这里,他开始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新的思想武装自己,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娟表示,南京是鲁迅的青春时代,也是鲁迅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从这里,周樟寿成为周树人,并进一步成为我们所熟知的那个鲁迅。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展开全文

鲁迅

鲁迅与戏剧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幼年鲁迅爱看社戏,1920年代先后翻译了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四幕剧《一个青年的梦》、俄国盲人世界语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剧《桃色的云》、俄国卢那察尔斯基的话剧《解放了的堂吉诃德》第一幕以及西班牙巴罗哈的《波希米亚者流的离别》(又名《少年别》)。鲁迅甚至还尝试过写作话剧,《野草》中的《过客》就创作于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和寓言特征的独幕剧。

学界认为鲁迅的作品中普遍存在戏剧性,与其一生中经常从事戏剧活动有关,除了此前提到的对外国戏剧作品的翻译之外,鲁迅长期热衷于观看话剧演出并开展戏剧批评,他的文学作品更是频频被搬上舞台。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曾在《鲁迅的戏剧之缘与其小说的话剧改编》中表示,“鲁迅留下了一系列经典的文艺作品,他自身与戏剧颇有缘分。其小说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资源,不断被解读、被诠释、被改编。”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陆帕导演《狂人日记》剧照

在鲁迅的小说中,改编次数最多的当属《阿Q正传》。从1931年陈梦韶的六幕剧《阿Q》到1981年陈白尘改编的七幕话剧《阿Q正传》,再到2024年唐剑威导演的《阿Q》,时至今日,众多戏剧创作者仍然在探索着阿Q形象的当代意义与艺术表达。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李建军导演《阿Q正传》剧照

获奖剧目《阿Q》的主创人员曾在采访中表示,经典作品往往是常演常新的,这部改编自经典的话剧作品《阿Q》非常适合具有创意性和实验性的小剧场。南京新剧荟的本质追寻——回归到戏剧原本的模样,以及城市深厚的文学根基、逐渐丰富的戏剧生态,都是吸引他们来到南京新剧荟的关键原因。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阿Q》获得2024南京新剧荟“新萃奖特别关注”

南京与戏剧

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化艺术爱好者驻足。六朝古都的遗韵,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浓厚的文学气息。这里不仅是鲁迅、巴金等现代文学大师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众多文学活动的举办地,南京的书店、文学沙龙、诗歌朗诵会等,都是文学爱好者交流思想、分享作品的平台。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南京奇点书集,图源:视觉南京

南京的戏剧文化源远流长。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在南京写出了著名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从明清时期的汤显祖、黄方胤、李渔到民国时期的曹禺、叶圣陶、陈白尘都曾在南京工作、生活或创作。1989年4月,全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展演在南京举办,这个首次以“小剧场戏剧”命名的戏剧节推动了中国当代小剧场的首个高潮。

从古典戏曲到现代话剧,从传统折子戏到沉浸式体验剧,丰富多彩的戏剧作品与活动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艺气质和创新精神。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南京六朝博物馆

走在南京的街头,往往会被不经意的文艺浪漫所感染。秦淮河畔的茶馆里,老门东的古街巷中,都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闲适。试问,有多少人曾经驻足观赏南京的史诗级晚霞,被炽热浓烈的壮观所打动,又有多少人在大雪后的紫金山流连忘返,感叹“一场雪把南京变成了金陵”。在这里,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南京玄武湖,图源:南京日报

正是这种深藏在骨子里的文艺气息,让南京新剧荟在这里生根发芽,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剧作品与南京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深情相拥。走过了两个春秋,2025南京新剧荟将迎来三周岁,这个年轻的戏剧品牌正以诚挚的态度欢迎五湖四海的戏剧人来到这里。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鲁迅曾在散文《这也是生活》中表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也是南京新剧荟的创办初衷,“新”是南京新剧荟的核心理念,“新剧”是南京新剧荟首倡,希望青年戏剧人在作品中展现对于现实生活的新体验、新视角、新发现和新感悟,并从个人感受走向与自己命运与共的人类全体,实现和当代观众的心灵共鸣与情感共通。

我是南京新剧荟

舞台已就绪

你准备好了吗?

从鲁迅走向舞台中央:由《阿Q》说开去

2025南京新剧荟新剧征集详情:

“2025南京新剧荟”新剧征集公告

参赛细则

作品征集报名表

参赛承诺书

素材来源:

[1]宋宝珍:《鲁迅的戏剧之缘与其小说的话剧改编》,《艺术评论》杂志2023年版,总第232期。

[2]刘一昕:《从<过客><起死>的戏剧形态看鲁迅的文体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9期。

[3]人民政协报:《鲁迅与俄国盲人世界语作家爱罗先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3月。

[4]南京发布:《再走一遍鲁迅的南京》2024年7月。

南京广播电视台

来源:南京新剧荟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责任编辑:潘容

主编:刘强、顾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