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去世,中央发布40字的讣告,他的妻子为何说活不下去
提起乔冠华,人们对他并不陌生,1971年11月15日,在联合国大会上,他那仰天大笑的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成为了永恒的经典,照片被取名为“乔的笑”,这张照片还上了咱们的教科书。
许多人都知道“乔的笑”,却对主人公乔冠华并不了解,乔冠华是江苏盐城人,他在外交方面的成就非常高,他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毛主席在看过他的文章之后称赞说:“乔的文章顶得上两个坦克师。”
殊不知乔冠华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大才子,乔冠华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1929年,年仅16岁的乔冠华考入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
1933年,20岁的乔冠华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深造,后来由于日寇侵华,乔冠华选择回国支持抗日,期间他还到德国留学,一直在寻求救国之道,1937年,乔冠华从德国回国,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救国。
他先是在香港《时事晚报》当总编辑,期间发表了诸多国际时事评论文章,1939年,在廖承志的介绍下,乔冠华加入了共产党,此后乔冠华一直是以笔为刀,与日寇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展开全文
随着乔冠华的《争民主的浪潮》、《向着宽广明亮的地方》和《战斗与和平》等文章的发表,他在香港逐渐成为了名人,毛主席也通过这些文章记住了乔冠华,对他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在抗战胜利之后,乔冠华参加了重庆谈判,后来他还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继续留在重庆工作,1946年,乔冠华去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在延安期间乔冠华多次与毛主席交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新中国建立,乔冠华调任到外交部门工作,当时周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乔冠华则被任命为外交部长助理,是周总理的得力助手,在外交方面乔冠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先后陪同过周总理、陈毅和邓小平出访国外。
由于乔冠华在外交领域的出色贡献,他还担任过外交部长,遗憾的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乔冠华由于悲伤过度身体出现不适,检查发现他患有肺癌,之后的几年里乔冠华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不幸病逝,享年70岁,在乔冠华去世之后,他的妻子章含之向中央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不举办遗体告别仪式,只在自己家中告别,二是不必搞悼词和评价这类东西,也不必登报,三是骨灰不存八宝山,由自己保管。
中央同意了章含之的三个请求,在家中举办完告别仪式之后,章含之怀着悲痛的心情把乔冠华的遗体送到了八宝山火化,一路上章含之一直在流泪,她对乔冠华有着深厚的感情。
章含之曾对好友杜修贤说:“老杜啊,我没有力气再活下去了”,许多人无法理解章含之对乔冠华的感情,1973年,38岁的章含之嫁给了60岁的乔冠华,虽然两人年龄相差22岁,但婚后十分恩爱。
值得一说的是,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她还当过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她与乔冠华相伴十年,尤其是在乔冠华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是章含之悉心照顾他,乔冠华去世后,在好友的鼓励下,章含之走出了悲伤,她直到2008年2月1日去世,享年73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