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龚正市长答记者问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已经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今天举行的会议上,许多国际企业家作为上海的“高参”,发表了诸多真知灼见。会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铁狮门公司首席执行官徐瑞柏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另外,明年会议的主题也确定啦:“促进上海服务业创新发展”。
龚正:第37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已经顺利完成各项议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现任会议主席施万先生任期届满,施万先生对会议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感谢他为市咨会所作的重要贡献,并祝贺他荣获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会议成员一致推选徐瑞柏先生为下一任主席,我们期待徐瑞柏先生为市咨会带来更多的精彩。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本次会议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
汇聚了世界智慧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三位特邀嘉宾作了精彩演讲,国际企业家们围绕科技赋能、战略优势、开放前沿和绿色实践等专题,分享了前瞻性思考,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有见地的建议。我们将努力把这些真知灼见,转化为上海“十五五”发展的具体举措,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上海。
拓展了互动平台
我们在徐汇滨江举行了“汇聚西岸·对话未来”会外活动,打造了科技人文融合的对话平台,不仅向国际企业家们展现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发展成果,同时也呈现了世界级滨水岸线新貌,进一步扩大了会议开放度、增强了会议互动性。
充实了新生力量
本次会议吸收了来自半导体、金融、体育消费品等领域的6家跨国企业为新成员,是近年来加入新成员数最多的一次,市咨会的全球代表性与行业代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38次市咨会将于明年10月11日在上海举行,我们共同确定明年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上海服务业创新发展”。主要考虑是:当前,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以上,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和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对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企业家们视野宽广、经验丰富,一定有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贡献给我们,帮助我们借鉴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能级提升,助力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全文
历次市咨会,都有新闻界朋友忙碌的身影,本次会议的成功,也离不开记者朋友们高效的新闻服务。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当前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复杂,中美关税战持续,上海如何应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如何增强外资深耕中国的信心,保障外国企业的发展?
龚正:外资企业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近8万家外资企业分布在上海的各行各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向好态势。虽然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但当前上海外资领域还是出现了几个比较好的现象:①在上海新成立的外资企业保持高位,今年以来已经有4000多家企业,总数接近8万家;②外商投资的研发中心在上海不断成立,现在累计认定有627家;③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持续地向上海集聚,现在累计认定总数已经达到1055家。接下来,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外企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助力外企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用力激发有效需求。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经济回升向好,预期才能稳定,信心才能增强。去年上海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达到5.39万亿元,国内城市保持第一、全球城市升至第五。今年上半年继续同比增长5.1%,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我们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入境消费,更好地促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围绕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现代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还要积极扩大国际市场需求,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二是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我们落实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80条”,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新能源汽车、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文化娱乐等领域开放取得新进展。我们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提升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点区域能级,在产权保护、环境标准、政府采购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三是全力维护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近年来,我们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各类企业在法律适用、政策服务上一视同仁,充分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我们要加快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率先落实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与长三角城市信息共享、政务互通,积极推进市场基础制度、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等统一。要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公平公正,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
四是持续加强优质高效服务保障。政府服务有温度,企业发展才安心。我们坚持把服务各类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摆在突出位置,召开政企圆桌会、政策对接会,建立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重点外资企业专员服务机制,深入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我们要持续强化政企沟通,通过驻沪外国商协会、企业服务云等多渠道收集诉求,完善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件件有回应。同时,不断提升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功能,扩大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服务范围,让在上海的广大外资企业办事更便利。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上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希望广大外资企业坚定信心,在这里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分享上海发展机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请问施万博士您对上海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您觉得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将如何助力上海发展的进程?
施万:上海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一直有着雄心壮志,在整个过程中,上海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并且要大力发展以知识和研究来驱动的产业。上海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多年来上海通过努力,已经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事实上,一个生态系统的本质就是要让各方参与者能够进行紧密合作,这对于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创新就是要解决复杂问题。为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学术界、机构、小型公司、大型公司之间建立起更好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也应该存在于政府和产业界与企业界之间。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在探寻机会,以持续增进各方互动。我相信,这不仅是上海的追求,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创新中心及创新生态体系而言,同样是核心目标。作为市咨会,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话与交流,为上海找准优化方向、明确改进路径。身为市咨会的成员,我们此次汇聚于此,正是为了贡献建议与见解。期待政府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同时助力企业减少合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摩擦。
在此过程中,各成员企业也从政府获得了诸多有益建议,这让我们更清晰地明确了自身可发力的方向,以及如何助力这一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完善。由此可见,市咨会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相互学习的过程。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持续推进当下这样富有成效的对话机制,借助常态化的交流,推动创新生态系统越建越好。同时,这也将助力上海稳步跻身全球领先城市行列。
关于关税的问题,给很多跨国公司带来诸多的挑战。但在这样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我们也可以将挑战转化成机会,通过创新性思维,找到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我相信这样进一步的开放举措,可以加大上海在全球的竞争力,这也给我本人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无论地缘政治的因素如何变化,所有的市咨会成员都会做出更加坚定的承诺,对于上海的发展更加有信心。
凤凰卫视:请问徐瑞柏先生,您对于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未来发展有一些怎样的看法?特别是您新当选了市咨会的主席,您认为在未来的几年中,市咨会应该重点关注哪一些议题?
徐瑞柏:我本人来上海也已经有25年的时间了,非常荣幸能够担任下一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主席。特别感谢施万主席在过去三年当中,作为市咨会的主席,展现了非常卓越的领导力,非常成功地领导了市咨会的会议。我相信我可以代所有的市咨会成员说,今年的市咨会是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次,这也给我本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接下来我的工作,希望施万先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展望未来,我认为对于市咨会而言,最应该关注的是在2025年以及今后更长时间,聚焦怎样打造真正的创新型经济。其实很多人谈到创新的时候,把它想得过于简单化了,觉得创新仅仅是技术产业的事情,但我觉得这样的观点是比较短视的,其实创新所涉及的是各行各业。拿现在的人工智能来举例,它影响到的是千行百业,比如说生命科学、医疗、消费品、工业公司、金融服务,甚至像房地产这样的传统行业。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赞赏明年IBLAC会议的主题能够定在聚焦于服务业经济的创新。
评论